2020年9月17日下午,闵行校区第三教学楼410室,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举办本科专业介绍会暨2020级本科生导师制师生见面会。光华书院生环学院全体20级新生、生环学院30余位本科生导师、光华书院生环学院辅导员瞿轶雯、生环学院本科生教务王娟娟参加本次活动。活动由生环学院副院长周天舒主持。
活动第一版块,由张勇、邓泓、陈雪初、甄广印四位专任教师介绍本科专业。四位老师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研究方向、培养方案、毕业去向、专业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述,让同学们全面直观了解专业概况,并鼓励同学们在低年级阶段要打好专业基础,积极主动和老师沟通交流,充分利用学校学院丰富的创新实践平台,将个人成长与国家发展相结合,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专业介绍后,周天舒老师介绍了我校本科生导师制的基本情况。本科生导师制是我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举措。此“导师”的作用不是传统意义上或理解中的指导论文,而是对本科一二年级学生在思想价值引领、学习方式转变和适应、建立对学科专业的基本认识、学业规划与未来发展的指导等方面给予指导、建议和帮助,为学生尽快适应角色、了解专业方向、激发专业兴趣搭建平台,在与老师近距离的沟通交流中,导师不仅传授知识与技能,更塑造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另外,周老师还介绍了我校“书院和学院协同育人”的本科生培养模式,致力于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建设一流本科教育。2018年开始,为了凝聚广大教师特别是优秀的青年教师投入育人工作,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在院系推荐的基础上,学校每两年聘任一批优秀青年教师成为“青年科学家班主任”,生环学院刘宇、王兆慧、徐娟、甄广印老师是我校聘任的第二批青年科学家班主任。
活动第二版块,师生代表分享他们参与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中“导”与“被导”的体会。本科生导师制的优秀教师代表,同时也是青年科学家班主任代表的甄广印老师谈了三点自己的感悟:第一,大学的学习更灵活自由,希望同学们可以在轻松的同时把持住自己,多做尝试,发掘更多可能性;第二,要建立专业自信,多了解国家政策、专业发展前景,努力成为优秀的美丽中国建设者;第三,希望同学们在华师大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时,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2019级环境科学专业喻陶同学和生态学专业施辰玥同学以视频的方式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生环学院学习一年的感受。喻陶同学讲到,生环学院的老师们兼具活泼可爱与认真负责的气质,本科生导师制为师生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桥梁作用,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师制的作用,她建议学弟学妹一定要积极主动联系老师,与老师的交流内容不只局限于专业、要多与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接触,尽早找到自己的兴趣。施辰玥同学从本科生导师制的Why、What、Who、When&Where、How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认识,她认为,导师可以给予学生很多知识和思想方面的启发,但重在学生要坚持和用心,她也详细介绍了了解导师研究方向的路径等。
活动第三版块是师生自由交流。导师和所指导的学生或在教室围坐在一起面对面交流,或邀请学生去自己的实验室和课题组边参观边交流,场面很是热闹。导师们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予以关怀,也耐心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各种疑问和困惑。相信通过本科生导师制的牵线搭桥,生环学院的新生们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发现自我、茁壮成长,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成为新一代青山绿水的守护人和建设者。
文:王娟娟 图:李立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