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专业举行“课程卓越”研讨会

发布者:崔玉雪 | 发布时间:2021-02-24 | 动态浏览次数:119

       根据环境科学专业课程卓越研讨安排,2月18日上午10:00-12:30和下午14:00-17:30在腾讯会议上开展两场课程卓越研讨会。
      上午场由张勇老师主持,杨凯、黄民生、周天舒、张秋卓、车越、陆雪琴、邓晶晶、连璐诗、何德富、张颖、张明、赵雅萍、武冬、陈超、孙远奎、何岩、张煌、袁鑫钰、裘世唯、金宵宇等老师和和同学参加。开展了环境科学专业部分主干课程的研讨,包括《环境学导论》、《环境问题观察》、《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与健康》以及《环境水文学》。
      首先何岩老师介绍了《环境学导论》的课程情况,各个老师和同学依次踊跃发言,并对课程后续完善提供了宝贵的建议。针对“入门课”面临的“教”与“学”的难题,黄民生老师、杨凯老师、周天舒老师、张秋卓老师建议在课程的教学中,进一步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可以将《环境学导论》与《环境问题观察》更好地结合起来;连璐诗老师、孙远奎老师、何德富老师、张颖老师、陆雪琴老师、陈超老师和武冬老师建议将生动案例引入到课程体系,利用第二课堂开展生活中环境问题的分析,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徐启新老师、邓晶晶老师和张明老师建议引导学生如何更好的“自主性”学习以及课程体系的系统性;车越老师建议强调一下当前发展良好的专业前景,更好的提升学生对专业学习的积极性。环境专业学生代表张煌、袁鑫钰、裘世唯、金翔宇建议进一步强化教材学习。
      随后张勇老师介绍了《环境问题观察》的课程情况。作为国家精品课程,杨凯老师就如何将该课程打造成我校环境学科的一张名片提出期望,建议强化该课程学习中引发学生的思考,更好地促进后面的专业学习以及科创研究中;张秋卓老师、陈超老师就教学视频如何及时更新给予建议;连璐诗老师和几位同学均对加强《环境学导论》和《环境问题观察》课程之间的联系给予建议。
      张秋卓老师和何德富老师分别介绍了《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与健康》两门面向全校的公共选修课。针对这两门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张勇老师和周天舒老师提出了可以适量选拔相关同学参加《环境问题观察》课程的部分实践内容,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何岩老师建议《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环境学导论》和《环境问题观察》三门课程进一步商议,协调资源共享,更好地建设这三门课程。
      杨凯老师基于《环境水文学》课程介绍了“节水减排环境素质教育的案例实践教学及应用”的教学成果,总结了如何更好地将科研转化到教学中、知识学习如何转向素质能力评价以及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培养,给今后的课程卓越建设提供了参考。
      两位毕业生党员代表,现在复旦大学读研的张煌、在华东政法大学读的金宵宇同学,在读本科生代表袁鑫钰、裘世唯同学,也分别参加了每门课程的研讨,从学生学习、读研、就业,提升自身素质等角度发明的见解,对授课内容、讲解方式、实践实习等提出了建议。

2

    3

     

      下午场由张勇老师主持,杨凯、黄民生、周天舒、张秋卓、车越、陆雪琴、邓晶晶、连璐诗、何德富、张颖、张明、赵雅萍、武冬、徐启新、陈超、孙远奎、何岩、王兆慧、甄广印、张颖、崔玉雪、王娟娟、张涵琪、张坤、王恺元、赵亚云、朱晓怡等老师和同学参加。开展了环境科学专业部分主干课程的研讨,包括《环境微生物》、《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基础》、《环境毒理学》以及《环境毒理学实验设计》。

      首先张明老师介绍了《环境微生物学》的课程情况,各个老师和同学依次踊跃发言,并对课程后续完善提供了宝贵的建议。提出:1)环境微生物学课程是我系第一门上海市精品课程,在2004由史家樑、徐亚同等老师的带领下完成,在上海市和全国有重要的地位,主编的《环境微生物学》教材是当时最好的教材之一,希望这门课程能传承历史,再创辉煌。2)希望加强MOOC建设,除了在智慧树上线外,也争取在中国大学MOOC上线,扩大影响力。3)视情况冲击国家精品课程;4)武冬、孙远奎、陆雪琴、陈超、周天舒、张秋卓老师等提出了众多课程改进的意见的建议,最后谢冰老师总结认为这门课程非常重要,非常有师大特色,可以办得更好,要动员更多老师和同学加入到课程建设中来,要成为环境专业的一个品牌课程。
      王兆慧老师介绍了《环境化学》的课程情况后,各个老师和同学依次踊跃发言,并对课程后续完善提供了宝贵的建议。提出:1)教材选用经典教材、经典的参考书及代表学科前沿的相关著作和论文,可以发挥前沿导向作用;2)环境化学课程是是专业最重要的课程之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3)邓晶晶、连璐诗、周天舒等老师也从多个方面进行了研讨,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希望这门课程能发挥科研优势、师资优势,进一步申请上海市和国家的各类精品课程。
      陆雪琴老师介绍了《环境工程基础》课程,各个老师和同学依次踊跃发言,并对课程后续完善提供了宝贵的建议。提出:1)这门课程是面向环境科学专业的高年级同学开设的,与面向环境工程专业的同学有区别,但又有联系,如何把握其中的度,很不容易;2)环境工程基础,如何既讲工程原理,又讲水、气、固各个工程的内容,还要兼顾案例,需要多方面协调;3)要重视课程与一年级的环境学导论、环境问题观察等课程的衔接;4)谢冰老师从课程如何培养工程思维、形成工程概念、增加工程实践等方面提出了困难的挑战,认为加强虚拟仿真教学是一个重要方向,也提出借鉴化工原理的做法,还提出自己10多年前讲授环境工程概论课程的经验和困惑,36个学时太少,但学时太多也不好讲,面向前面没有工程基础,后面没有工程实践落实的情况,问题还是蛮多的,希望陆老师能把这门课程上好。
      张颖老师介绍了《环境毒理学》以及《环境毒理学实验设计》,各个老师和同学依次踊跃发言,并对课程后续完善提供了宝贵的建议。提出:1)课程取得非常棒的进展,讲课水平代表了专业老师的最高水平,获得了上海市青年老师竞赛的奖励,指导了许多本科生科创的课题,受到许多老师同学的欢迎和表扬,可以做一门优秀的打样课程;2)建议课程在已经大量、成熟、优秀工作的基础上,尽快将MOOC上线,尽快申报上海市和国家的精品课程;3)邓晶晶老师组织相关老师对课程进行了深入的研讨,限于篇幅,不做记录,如有意见和建议或其它问题,可以多与张颖老师联系。
      崔玉雪、王娟娟两位实验、教务老师也特地参加了卓越课程的研讨,从合理安排课程、调查实验课程内容和时间、做好与学生沟通等发表的意见和建议。
      本科生张涵琪、张坤、王恺元、赵亚云、朱晓怡主动参加研讨,从学生学习、读研、就业,提升自身素质等角度发明的见解,对授课内容、讲解方式、实践实习等提出了建议。特别是王恺元作为高年级学业优秀生,从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认识水平差异、进一步认识环境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的区别与联系、环境工程原理与环境工程基础课的区别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对很多老师很有启发,并准备进一步联系谢冰教授,就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学习和发展问题进一步交流。

4
5

      

      此次课程卓越研讨会收获巨大,各位老师和同学重新审视了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以及关联,相互切磋、相互学习,用实际行动,以卓越育人、课程卓越的方式庆祝建党100周年。


文:何岩、张勇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