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生态工程专业举行“课程卓越”研讨会

发布者:崔玉雪 | 发布时间:2021-02-24 | 动态浏览次数:120

       根据环境生态工程本科专业发展需求,2月17日周三下午2:00,通过腾讯会议形式在线组织了环境生态工程课程卓越研讨会。会议由甄广印老师主持。甄广印、周小奇、邓泓、韩骥、陈雪初、何国富、陈超、徐娟、宋坤、何岩、周天舒、连璐诗、张勇、王娟娟、吴丹、徐启新、陆雪琴等老师参加了研讨会。
      甄广印老师介绍了环境生态工程课程卓越研讨会的背景和研讨要求,请各位负责老师从教材、内容、改革方法,思维方法、考核方式、高阶性、创新性、挑战性等方面进行汇报和研讨,并希望各位畅所欲言,就课程开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
     (一)《环境生态学》
      周小奇老师负责《环境生态学》课程研讨,周老师指出当前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环境生态学》是环境生态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课,将着重改变教学思路,从以讲授生态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及应用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以环境问题为导向,加强讲授生态学理论知识在环境科学的应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掌握环境生态学的概念、环境生态学的形成过程及发展趋势、环境生态学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实际应用,了解受损生态系统的变化,掌握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以及修复对策,掌握生态系统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特别是将专业课程学习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其次,教材将以十二五规划教材为主,以其他生态学教材和前沿进展报告为辅。在教学改革中,将通过对前沿最新综述论文阅读、思考和讨论,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此后,各位与会老师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张勇老师指出盛连喜老师主编的《环境生态学导论》是非常合适的教材;《环境生态学》是学科基础课,以课程讲授为主,定位明确;对环境生态工程学生而言,要强调以环境问题为导向,注重生态学基础理论的学习和应用。周天舒老师认为,对环境生态工程学生而言,这门课不仅要给学生讲授生态学理论和知识,也要加强学生后续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相关课程的衔接;要避免与生态学相关课程内容的重复;学生在做PPT展示过程中要有具体的要求和充分的讨论和点评。邓泓老师建议要注重干扰生态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应用,避免与后续生态学课程,如《生态监测与评价》和《生态规划与管理》重复。韩骥老师指出要注意辅教材的选择,最好与主教材存在一些有争议的观点和看法;前沿进展可以选择当前世界各国工程院和科学院每年度发布的进展报告。
     (二)《生态监测与评价》
      邓泓老师负责《生态监测与评价》,先对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了介绍,与毕业要求对应的课程要求为需要掌握不同尺度上的生态学调查方法,并能针对特定的生态系统,在识别主要生态功能的基础上能设计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调查方案。连璐诗老师对课程内容需要增加的部分进行了建议,周小奇、韩骥和宋坤老师对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了讨论,并建议能建立多议程。
     (三)《生态环境恢复实践》
      宋坤老师首先介绍了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并结合最新一次开课效果,总结了教学的得失:1)从文字评教结果来看,课程比较好的达成了训练形象思维的目的;2)从学生提交的实践报告来看,绝大多数同学的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没有得到训练;3)在实习过程中,由于缺少对社会现实和前沿资讯的了解,对实践内容的理解和与外界的交流效果不好,缺少有效的互动;4)学生结合实习内容开展了1次第二课堂的活动。在此基础上授课教师结合卓越课程改革要求,提出了3点改进途径:1)在实习课程中加入时评环节,要求学生针对实习过程中所见所闻以及相关新闻报道,对当前生态恢复实践中的做法进行评价和反思,增强对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2)要求学生针对当前生态恢复实践中的问题,查阅最新文献报道,提出解决方案,并利用实习驱车途中的时间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创新性;3)进一步利用实习平台,与第二课堂培养要求进行融合。
      此后,各位与会老师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建议。其中韩骥老师建议将增强课堂互动和阶段性评价过程的强制程度,提升课程难度;周小奇老师建议增强与理论课的衔接,实践课程内容可以考虑从不同生态系统恢复的角度进行框架梳理、设计相应的实习内容;邓泓老师建议充分与基础课程进行对接,明确先修课程。
     (四)《环境生态工程综合设计》
      陈雪初《环境生态工程综合设计》:环境生态工程综合设计是一门全新开设的课程,可参考的例子较少。课程以培养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实践能力和工程素养为目标,为学生介绍前沿性、代表性的环境生态工程设计案例,研讨深入解析设计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方案设计编制方法;进一步学习工程参数计算方法,提升CAD等软件综合运用能力,并针对案例开展工程模拟设计,使学生具备解决生态环境复杂工程问题设计能力。本课程修课对象为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大三学生。据调查,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的学生人数不足三分之一,因此,根据不同就业方向,课程后期可分不同内容,旨在培养多角度的思维能力。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1)了解我国及全球面临的典型环境生态复合问题,以及现有的解决方案;2)掌握识别与分析环境生态工程问题的思维方法,培养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能力;3)认识与理解工程设计的主要流程和可研报告的结构框架;4)学会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调研与分析,并能够形成包括工艺图纸和设计说明在内的工程解决方案。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存在着对应的关系,教学内容与进度包括典型复杂环境生态问题研讨、典型案例及其问题解决思路分析、工程设计实例解析与研讨、工程设计能力再提升、模拟设计实践。教学方法坚持以为问题为导向、在认识问题过程中强化思维训练、在解决问题中提升专业技能、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目前课程的一些教学方法已在教学中实现,但尚未成熟。
      汇报结束后,甄广印、何国富、周天舒、何岩等四位老师提出环境生态工程综合设计过程中如何兼容环境和生态、可能存在要求的成果和学生做出的成果有差异的问题、与其他课程的定位如何区分、课程设计无法满足评估要求的问题、课程中第一章设计的内容偏少且研讨和设计的关联性不大等问题,陈雪初老师并一一作答:本课程旨在提升综合能力,在课程第二章主要培养生态学的弹性思维,第四章再提升中,融入了新的方法和思路,包括工程的后期评估等,拟邀请设计院老师就实际案例告诉学生具体绘图方法。取决于对课程本身的定位,是课程还是毕业设计,可由两位老师牵头或者每位老师带着学生做。可从不同角度,特色案例出发,融合环境与生态,如环境出发加上生态,生态出发加上环境,进行深入探讨。学生进入设计院,能力培养较快,可由学校讲理论知识,设计院讲具体怎么做,与设计院形成合作关系。筛选有代表性的模块,必要时增加学分数。
     (五)《环境工程原理》
      陈超老师汇报环境工程原理主要讲述水处理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等环境污染防治以及生态修复工程中涉及的具有共性的基本现象和基本原理。课程有如下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环境工程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2)能够掌握分离过程的原理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3)能够掌握反应工程原理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4)能够应用环境工程基本原理识别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5)能够针对环境工程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6)能够基于环境工程原理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进行研究。教学内容包括绪论、质量与能力衡算、吸收、吸附、反应器等。学生提到有些内容较难,每个内容都可以突出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包括逐渐推导解决复杂问题,复杂问题简单化,但如何从容地突出是一个需要思考地问题。
      汇报结束后,周天舒老师提出课程内容较多,可以部分内容重点讲,部分内容课后自学,在课堂上有互动,加强课程性考核。甄广印老师也认为课程内容过于基础,学生听起来吃力,内容上要有所取舍,课上课下结合,理论更好结合实际,让学生做到应用课本超脱课本。
     (六)《水污染控制工程二》
      徐娟老师负责《水污染控制工程二》,主要学习水污染控制的基本理论及其工程学方法,培养学生从工程观点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污水处理工程设计、运行、管理和科学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研讨主要针对目前授课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整体内容偏多,课时分配重点不突出,缺乏前沿性内容,提出后续改革措施:调整课时,将重点放在水处理工艺,其他部分可适度缩减课时;与其他交叉课程授课教师对接,避免重复,优化课程讲授内容;融入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帮助学生了解瓶颈问题导向下不断产生的新型处理技术和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何国富老师建议可主要讲解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污水化学与物理化学处理,其他内容作概念性导入。陈雪初老师认为传统很重要,但也要融入前沿,对学生应用性更强。何岩老师认为课程内容多,但课时有限,可重点突出,省略重复课程。
     (七)《工程制图》
      何岩老师介绍工程制图是工程类专业必修课,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要培养制图规范能力,有国家制图标准意识,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以及学习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通过二维平面解决空间几何问题,掌握专业图形的表达方法,完善识图、画图和工程图样的绘制。课程旨在培养如下能力:1)使用投影的方法用二维平面图形表达三维空间形状的能力;2)对空间形体的形象思维能力;3)仪器绘制、徒手绘画和阅读专业图样的能力;4)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的意识;5)使用绘图软件绘制与本专业相关的工程图样的能力,6)踏实、严谨、细致、耐心的工程技术人员素质。
      何国富老师针对工程制图教学内容多和课时有限的问题,建议教学内容安排上有所取舍,对于画法几何这部分给予重点讲解,CAD软件使用可以适当减少课时。甄广印老师根据后续的课程设计,发现学生在线型使用和图形布局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建议加强这方面制图规范的培养。
      甄广印老师建议注重授课内容与水、固废、大气的关联性,在做专业设计时,培养学生对整体任务的把握,形成整体思维和系统思维。
      各位参会老师均表示,此次环境生态工程课程卓越研讨内容丰富、研讨充分、收获巨大。在掌声中,本次午研讨会顺利结束。

1


文:甄广印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