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生态学专业举行“读论行动”课程研讨会

发布者:崔玉雪 | 发布时间:2021-02-21 | 动态浏览次数:84

      为促进专业课程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21年2月19日下午2:00-5:00,生环学院生态学专业组织教师对“读论行动”特色课程举行教学研讨。本次会议以线上方式进行,并邀请了教学副院长周天舒参会,会议由邓泓老师主持。

      各位任课教师分别就《生态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自然认知与生态解析》、《生态学经典名作导读》、《生态热点讨论》、《丈量美丽中国》五门课程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过程性评价、改进思路等方面进行介绍,并与其他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生态学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是生态学类专业的科研训练课,着眼于启发学生根据观测到的现象提出科学问题和解决方案,习得生态学研究的思维模式,并在研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论文撰写能力。与会教师探讨,在保证课程质量的基础上,将在课时设置方面作出更好的安排;加强任课老师与带教老师之间的交流,以充分把握课程进度;该门课程与大学生科创结合度较高,可在今后加深学生对各课题组研究领域的了解,引导学生尽早发掘出感兴趣的科研方向。

      《自然认知与生态解析》以核心生态学概念和原理为基础,以观测实验问题为导向,通过实地观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将生硬抽象的生态理论落实到生活和自然中,并对这些生态学概念和理论形成准确的感性认知,为学生今后系统学习生态学各类知识打下稳固基础。与会教师讨论中提出要进一步突出生态解析的设置初衷,根据学生的知识储备水平,把握教材难度,调整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充分挖掘校内外可利用的研究地点和教学资源,以丰富研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

      《生态学经典名作导读》,通过任课教师的专业性解读,引导学生阅读和理解对生态学具有深远影响和里程碑意义的经典名作——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以此为基础,拓展并了解相关理论的发展,梳理生态学重要理论发展的脉络,通过将历史经典与现代研究相联系,了解生态学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过程。该门课程设置了针对性的阅读方向,且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串联性,首轮开课的效果较好,后续还需要进一步调动每位学生对各部分内容学习的积极性,并提高课程的学习难度和挑战性。

      《生态热点讨论》以知名青年生态学者的讲座和访谈为依托,探讨当下生态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分享生态学家的研究经历和人生感悟,回答生态学本科生关心和困惑的问题,在思维碰撞当中,激发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兴趣和热情。与会教师提出,需进一步加强该门课程的体系性,根据热点问题的脉络邀请合适领域的专家或学者,对于反响较好的讲师可以继续邀请,将讲座延续至下一学年。各位老师对该类型课程的过程性评价方式进行肯定,并对今后讲座的内容、专家师资以及与第二课堂的结合提出了建议。

      《丈量美丽中国》是生态学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实习实践课程,将密切结合我国国情,带领学生们深入了解我国的主要生态系统类型,通过野外实验设计、野外观察与调查、资料收集和整理、研究报告撰写等,训练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门课程的核心是成为年轻学生的望远镜,去看更远的世界,从更大的角度看待生态学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爱国情怀和建设美丽中国的远大志向。该门课程目前还处于筹备阶段,预计在今年暑期开课,各位教师针对筹备工作提出了经验和建议,期待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呈现精品。

      本次研讨会充分调动了教师在专业课程建设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了专业教师之间的沟通和配合,对于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会议还强调了李约瑟之问和钱学森之问的认识,教师应在如何体现卓越育人方面推进更深的思考,为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奠定基础。

 

文:邓泓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