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观察(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 ENVI0031131807 | 课程性质 | 专业选修 |
课程名称: | 环境问题观察(一) | ||
英文名称 | Environmental observation | ||
学时/学分 | 54/2 |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 | 36 |
开课单位 |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 | 适用专业: | 环境类 |
先修课程 | 无 | ||
大纲撰写人 | 张勇 | 大纲审核人 | 周天舒 |
课程网址 | 无 | 授课语言 | 中文 |
注:课程性质选择下列类别之一: 通识必修、通识选修、学科基础、大类平台、专业必修、专业选修、教师教育
一、课程说明
《环境问题观察(Environmental observation)》是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对上海市环境问题进行实地观察,了解环境问题的成因、类型及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背后的社会经济因素,使学生对环境科学学科有一个直接的认识,理解环境学科的学习任务和社会需求,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之前,以环境问题观察为起点,了解环境现状、理解社会需求、激发兴趣、启发思考、激励专业学习,为在其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提供引导。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断加剧,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也不断加强,环境问题已成为迫在眉睫的社会问题。环境类专业作为以解决环境问题为己任的专业,其任务是观察、了解、研究各种环境问题现状从而最终提出解决方案。本课程通过让学生置身于各种环境问题可能发生的一线现场,促使学生深入认知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环境问题,了解环境问题的危害,体会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思考解决环境问题的困难所在。通过环境问题观察实践实习的方式,培养环境类新生的专业兴趣,及解决环境问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培养创新型环境人才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目标1: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 在实地参观过程中,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与对于环境学科的兴趣,实践与考核环节有利于学生互帮互助,加强沟通与协调。由于参观的地点包含各行各业,也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信息网络、人文艺术、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素养。
目标2:有利于系统扎实学生的专业基础。环境问题观察课程开设与本科一年级上下学期,为本科生接触环境专业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参观污水处理厂有利于学生了解污水处理工艺与流程;参观垃圾填埋场与焚烧厂有利于学生了解垃圾清洁化无害化处理方式;参观城市规划馆有利于学生了解上海的乡土文化及地质知识;参观崇明东滩湿地有利于学生学习鸟类知识与湿地物种知识…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接触的环境问题极为广泛,能够接触到的一线工作人员也能解答学生心中的疑惑,是走出封闭课堂、开拓视野、学习环境专业知识的最好的途径。
目标3: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适应能力。在参观过程中,能够主动激发学生去发现环境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参观中学生活跃度高,互相交流有所增加,与专家、解说老师的交流有所增加,提问与思考也有所增加。同时,课程使得学生了解环境专业可能涉及的工作岗位,为学生的职业选择带来很高的参考价值,并有不少同学因此加入该单位进行实习。
目标4: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持续学习能力。开设《环境问题观察》课程后,学生对环境与生态专业的兴趣有了显著提升,转专业学生数量也明显下降。在参观过程中学生能够做到独立思考,全程参与,认真记笔记,能够充满兴致地撰写完成实习报告;在课程最后的交流环节,从同学的话语中能够感受到对环境问题的浓浓兴趣,也培养了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与使命感,为学生高年级更为专业的课程做了良好的铺垫。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 指标点 | 课程目标 |
环境科学知识 | 1.能够掌握参观地点讲解的理论 | 课程目标1 |
2.能够了解污染物的处理工艺 | ||
3.能够对上海的生态环境现状有更深的了解 | ||
环境问题分析 | 1.能够识别参观地点存在的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和机制 | 课程目标2 |
2.能够掌握参观地点环境问题的治理及防治途径 | ||
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 | 1.了解行业使用的新技术、新产业、新规划、新政策 | 课程目标3 |
2.参观中培养创新思维与举一反三的能力 | ||
职业规范 | 1.能够通过参观不同单位对环境相关职业与就业现状有更深的了解 | 课程目标4 |
2.能够了解不同单位在社会扮演怎样的角色,如何履行其环境社会责任 | ||
沟通能力 | 1.能够独立撰写实习报告,提出疑问并解决问题,完成200字以上的个人感悟 | 课程目标5 |
2.在总结会上能够向所有人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提出课程的改进建议 |
四、教学内容
序号 | 观察内容 | 观察对象 | 上课形式 | 讲授/观察/思考内容 | 对学生要求 | 支撑课程目标 |
1 | 课程概述 | / | 课堂讲授 | 环境——人类生存之根本 问题——科学发展之源头 观察——科学方法之基础 环境问题——环境科学发展的最终动力 环境问题观察——走进环境,走进社会,走进科学 | 课程总要求: 读书+观察+思考 融入+提问+体验 主动观察,认真记录 | 课程目标1 |
2 | 黄浦江水环境观察及紫竹园区环境问题 | 紫竹科学园区;紫竹滨江大道;黄浦江水文化馆 | 实地参观 | 参观紫竹园区规划、现状、问题 选择一家企业参观,发现企业环境问题 观察黄浦江水、船舶、岸线环境问题 参观紫竹滨江大道景观、绿化、管理 参观黄浦江水文化馆 | 参观前:查阅相关资料。参观中:明确观察目的,科学观察方法,清晰的观察分析和结论; | 课程目标1、2、3、5 |
3 | 上海市水源地及水环境观察 | 青草沙水源地(或黄浦江上游水源湖) 苏州河梦清园展览馆(或上海市自来水博物馆) | 实地参观 (大巴) | 参观青草沙水源地, 了解水质、水量、供水及环境问题 参观滨江森林公园(备选) 参观苏州河梦清园展览馆,了解苏州河环境治理工程 | 收集+分析+利用资料 质疑+探索+求知真相 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 | 课程目标1、2、3、5 |
4 | 机动课程4 | 华师大VS交大校园环境问题发现与比较 | 校园参观 (自行车) | 1、观察华师大和交大校园河流水质、流速、滨岸带等情况;校园植物种类、分布;卫生设施(垃圾桶、节水、节电设备)装配和使用情况等等,总结华师大和交大环境问题 2、对两个学校环境问题进行对比,分析 | 观察校园环境 比较校园环境差异 | 课程目标1、2、5 |
5 | 苏州河的变化 | 苏州河:从上游到河口 | 实地参观 (大巴+游艇) | 参观苏州河,了解水质变化 沿岸环境变化,沿岸经济发展 城市防洪、排水工程;沿岸暴雨调蓄池、防汛墙设计、雨水资源利用案例 | 历史资料—了解变化 河岸景观—学习生态 沿途建筑—思考经济 | 课程目标1、2、3、5 |
6 | 城市垃圾处理问题 | 社区垃圾收集 老港垃圾填埋厂 | 实地参观 (大巴) | 参观社区垃圾收集过程 了解社区垃圾分类进展及困难 参观垃圾处理厂的整个处理流程 了解垃圾处理处置方法及最终流向 | 思考社区垃圾分类困难;设计垃圾分类方案和管理办法;思考垃圾最终去向 | 课程目标1、2、3、4、5 |
7 | 生态环境观察 | 崇明东滩 崇明西沙生态站 | 实地参观 (大巴) | 参观崇明东滩,了解自然保护区、滩涂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等 参观崇明西沙生态站,了解滩涂环境 观察当地的植被+动物+长江入海口 | 融入自然、敬畏自然、热爱自然 学会合作与贡献 | 课程目标1、2、3、4、5 |
8 | 第一学期总结课 | 师生畅聊环境问题,总结一学期课程收获和感想 | 课堂 | 1、学生就本学期环境观察课程某一具体的方面进行阐述,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2、三点发言:最有收获,最遗憾,最希望 3、对环境观察课程改进的意见 | 课堂发言 | 课程目标1、2、5 |
五、教学进度
序号 | 课程内容 | 教学时数 |
1 | 课程概述 | 4 |
2 | 黄浦江水环境观察及紫竹园区环境问题 | 8 |
3 | 上海市水源地及水环境观察 | 6 |
4 | 机动课程4:华师大VS交大校园环境问题发现与比较 | 4 |
5 | 苏州河的变化 | 8 |
6 | 城市垃圾处理问题 | 8 |
7 | 崇明东滩湿地生态环境观察 | 12 |
8 | 第一学期总结课 | 4 |
六、教学方法
1、采用哪些教学手段与方法?如何组织?
本课程以环境问题现场观察为主,采用实地参观、现场走访、座谈访谈、实地考察、分组讨论等形式,突出:1)环境问题的现场观察;2)深入环境问题一线,观察、思考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3)在一线思考解决环境问题的对策措施。
每次观察课后都要求学生撰写实习报告,以巩固学生所学内容。通过撰写和提交实习报告、开展分组讨论、PPT演讲汇报等环节,加深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理解,提高学生的专业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如何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课程邀请政府、企业或社会组织的一线工作人员或专家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在参观的同时还有动手环节,极大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亲临一线,了解环境相关单位是如何运作的,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也为学生的就业及后续研读方向提出参考。
七、考核方式
1.考勤、课程参与度
2.每次参观提交实习报告质量
3.交流会表现
八、成绩评定
(a%+b%+c%=100%)
考勤 | 实习报告 | 交流会表现占比(%) | 课程目标 达成评价方法 | |
课程目标1 | 30 | 30 | 30 | 课程目标达成度= 10%*考勤平均成绩/考勤总分+80%*实习报告平均成绩/实习报告总分+10%*交流会表现平均成绩/交流会表现总分 |
课程目标2 | 15 | 15 | 15 | |
课程目标3 | 15 | 15 | 15 | |
课程目标4 | 10 | 10 | 10 | |
课程目标5 | 30 | 30 | 30 |
备注:每一种评定方式下对应的各课程目标占比总和应为100%。
九、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目与文献
张勇主编,《环境问题观察》,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中国大学MOOC,环境问题观察课程
钱易、唐孝炎主编,《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何强等,《环境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十一、评分标准【请按照本门课程采用的课程考核方式选择下表之一填写】
表1:
评分标准 | |||||
90-100 | 80-89 | 70-79 | 60-69 | 0-59 | |
通过对上海市环境问题进行实地观察,了解环境问题的成因、类型及可能造成的影响,以及背后的社会经济因素;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之前,为在其后续专业课程学习提供引导。 | 能够全程参与到实践基地的参观与学习中,能够做到认真听讲解、记笔记;每次都能独立完成品质优秀的实习报告,图文并茂,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 能够参与到实践基地的参观与学习中,能够做到听讲解、记笔记;每次都能独立完成实习报告,图文并茂 | 能够参与到实践基地的参观与学习中,能够做到听讲解;每次都能独立完成实习报告,但质量一般 | 能够参与到实践基地的参观与学习中,但是记笔记不认真,不专心听讲;能独立完成实习报告,但质量较差 | 课程缺席,或实习报告抄袭、少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