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是由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委员会主办的学科竞赛。该竞赛充分体现了“节能减排、绿色能源”的主题,意在激发当代大学生的青春活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是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大学生竞赛。今年大赛参赛高校超过600所,其中海外高校10所,参赛人次超过4.6万,作品6233件。
受学校教务处委托,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承办了竞赛的校内组织与选拔工作,同时特别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共同指导与评审,最终推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软件工程学院、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共15个作品申报全国大赛。虽然今年是我校第二次组织参加这一竞赛,但是经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实现了大赛获奖数量和质量的突破,荣获“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6项(第十四届三等奖2项);同时我校首次荣获“优秀组织奖”。
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甄广印教授指导、2020级环境生态工程专业本科生邱博然设计的作品获得全国二等奖,作品通过实验设计了一套“基于碳点的热水解耦合生物电化学系统协同处理污泥餐厨资源化利用装置”,以微生物电解池(MECs)”为基础架构,构建“MEC-AD_TH-BES-CD”的耦合消化体系,利用热水解预处理耦合微生物电化学系统并添加碳点的策略耦合手段强化甲烷转化,利用“固碳”催化“气碳”减量,实现了对剩余污泥和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助力推动有机固废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疫情期间,为更好地指导我校学生备赛,于5月15日组织了线上的竞赛作品答辩和评审指导,特邀拥有丰富竞赛经验的上海交通大学徐震原副教授和我院去年获奖的陈雪初教授莅临指导。评审过程中,专家们对参赛作品提出了针对性的进一步完善的建议,并特别强调参赛作品要紧扣节能减排主题。经专家评审,评选出校内获奖作品特等奖1件、一等奖2件、二等奖3件、三等奖4件、优秀作品5件,校内获奖作品均被推荐申报全国大赛。
通过再次承办本次校内预选赛,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积累了丰富的筹备经验,并为来年组织本项大赛指明了方向。学院将开展系列竞赛指导活动,以赛促学,以学促用,提升我校学生的科学研究、动手实践、团队协作和语言表达能力。欢迎全校同学积极参加明年的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