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量云贵之七彩,领略生物多样性王国之浩瀚——访亲之路: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丈量美丽中国》野外实践课程走进哀牢山

发布者:崔玉雪 | 发布时间:2021-07-21 | 动态浏览次数:124


      2021年7月10日清晨,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丈量美丽中国》师生们结束在元江的实践课程,在出发前往下一个实践点之前,同学们利用清晨短短半小时的时间,来到住地附近的一家水果市场,调查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植物多样性,亲身感受水果多样性与人类福祉的紧密关系。

1
感受水果多样性

       元江,被人们成为“太阳城”,它是太阳的宠儿,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資源,年平均日照时数达2291.7小时,年均气温23.8℃,终年无霜,光照充足,热量充沛,享有“天然温室的美称”,非常适合种植芒果等热带水果。芒果、甜角、菠萝蜜、火龙果、荔枝、香蕉、杨桃、莲雾等种类丰富、形态各异、色彩鲜艳、香气扑鼻的热带水果让大家“垂涎欲滴”地享受了一场视觉盛宴,也从人类生活的视角感受了云南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从水果市场出来,大家登上了前往哀牢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哀牢山生态站)的大巴,开启为期3天的哀牢山生态站野外实践课程。

从“避寒胜地”元江到“避暑胜地”哀牢山
       7月10日下午经过三个多小时的车程,师生们从“避寒胜地”元江顺利到达“避暑胜地”哀牢山。一下车,一阵清凉扑面而来,在大家面前的是美丽梦幻的哀牢山杜鹃湖。
       哀牢山杜鹃湖,原名徐家坝水库,位于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边缘地带,这是一个罕见的高海拔人工湖,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因环湖长满了千姿百态、种类繁多的野生杜鹃而得名。杜鹃湖如一颗绿色明珠镶嵌在哀牢山顶,这里有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原生态亚热带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被誉为镶嵌在植物王国皇冠上的一块“绿宝石”,是一座得天独厚的绿色基因宝库。

2
哀牢山杜鹃湖

       师生沿着林间小道,在一路原始生态美景的相伴中步行到达哀牢山生态站。眼前这幢无敌山景尽收眼底、工作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的生态站让大家惊叹不已。本次华师大生环学院来到哀牢山开展野外实践课程得到哀牢山生态站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副站长鲁志云亲自迎接师生们的到来,生态站的科研人员和工作人员为师生提供了非常完善的工作和后勤保障。

3
哀牢山生态站
4(封面)
实践课程师生和哀牢山生态站副站长鲁志云合影


哀牢山生态站与天童生态站的“亲缘关系”
      7月10日下午,在哀牢山生态站会议室,副站长鲁志云向大家详细介绍了40年来哀牢山生态站的创建和发展变迁历程,以及生态站开展的监测、研究、示范服务等工作。华东师大生环学院党委书记刘婕对哀牢山生态站对此次学生实践课程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希望未来两个生态站能够在科研领域有更多合作。
      哀牢山生态站和华东师大天童站有着很奇妙的多重“亲缘”关系。两个生态站都是在2005年成功入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CNERN),天童站位于我国中亚热带最东端,哀牢山生态站位于我国常绿阔叶林分布区的最西端,两站“一东一西”,遥相呼应,担负起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长期监测、研究、人才培养和应用试验示范工作。2006年4月,天童站创建人宋永昌教授作为科技部组织的评估专家委员会副组长之一,参加了对哀牢山生态站2001-2005年工作的综合评估工作。

5
哀牢山生态站副站长鲁志云介绍生态站情况

6

宋永昌教授在哀牢山生态站考察照片(摘自庆祝哀牢山生态站成立40周年《景东画刊》专刊)

      哀牢山生态站始建于1981年;2000年进入中国科学院西南知识创新基地;2002年10月加入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2005年12月被国家科技部批准进入国家野外观测研究站。2021年是哀牢山生态站成立40周年,建站40年来,一批批从事生态、植物、微生物等学科的科学家都曾来此开展科研工作,支撑和促进了哀牢山生态站的不断发展。

“菜鸟”的蜕变——野外调查和研究能力显著提升
      与我国东部分布的受太平洋季风影响的常绿阔叶林不同,哀牢山常绿阔叶林主要受印度洋季风和太平洋季风的双重影响,在高海拔地区形成了特殊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两者虽然在植被外貌方面高度相似,但在种类特征方面表现出显著的物种替代现象。其次,哀牢山海拔较高,在山顶地区发育着我国亚热带地区特有的高山苔藓常绿阔叶林,在中低海拔地区分布大量思茅松林。另外,哀牢山是横亘云南的主要山体,中低海拔地区植被是人类和自然长期相互影响的结果,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人工林。因此,高山湿性常绿阔叶林、高山苔藓矮林、思茅松林和核桃人工林是本次实践课程的重点调查和研究对象。
        从玉龙雪山到元江干热河谷,再到哀牢山,植物组、动物组、植物和土壤功能性状组的同学们对生态学野外调查方法的掌握越来越娴熟,小组成员之间、小组和小组之间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和高效。动物组天天起早贪黑,清晨观鸟,夜观两栖动物,还练就了“眼疾手快”的捕虫能力;植物组个个是拉样方、认植物、做标本、测定功能性状的小能手;土壤功能性状组是“力量之组”,高效完成本组工作后立即成为支援其他两组的重要力量;植物功能性状组与植物组高度配合,采回的各种枝叶还要经过多种仪器的测定。随着野外实习的进行,每位同学都在发生着变化,一个团结协作、同甘共苦、更具凝聚力的集体也在形成。

7
野外调查中

       7月11日下午,同学们在哀牢山生态站副站长鲁志云和科研人员的带领下参观学习了生态站的附生植物研究区、人工气候室、模拟增温试验区、森林生态系统水分综合观测场、哀牢山站20公顷大样地等科研平台。多年来,生态站的科研团队一直坚守在这片绿水青山,正是有了他们的长期驻守、辛勤付出,才有了哀牢山庞大的监测数据,为物种保存和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也为国家重大项目发展战略提供政策咨询服务和报告,对我国西部亚热带山地生态环境变化、退化生态系统修复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8
师生参观学习哀牢山生态站部分科研平台


到达“人生巅峰”的森林塔吊体验

      7月11日下午,在哀牢山生态站副站长鲁志云、生物监测主管温韩东、观测员杞金华的带领下,实践课程的全体师生来到哀牢山森林塔吊,分批次“登高望远”,在55米高空体验空中观察茫茫森林冠层。系好安全装置,被吊篮缓缓升至55米高空,吊篮在空中悬垂并稳稳地作360°旋转,同学们通过森林塔吊体验观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林冠外貌,考察森林冠层结构多样性和控制实验装置,尤其是冠层附生植物适应特征等,也同时感受了一把“人生巅峰”之感。

9
体验森林塔吊

       为了帮助科学家进行野外林冠学的研究,哀牢山生态站建成一座55米高、吊臂长60米的塔吊,可以覆盖一公顷森林样地的监测。通过建立林冠塔吊配合相关监测,构成整体森林观测平台,可以开展广泛的林冠生物监测和研究,以及气候变化相关研究。

10
森林塔吊下合影


“云游”西双版纳生态站

       7月13日下午17:30,华东师大生环学院张健老师邀请中科院西双版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简称:版纳生态站)站长林露湘为同学们做《云南西双版纳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站》专题报告,让同学们全面了解了版纳生态站的基本情况、运行管理、科学观测、科学研究、服务与示范、发展规划等。西双版纳生态站作为我国热带森林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支撑台站,设有热带季节雨林20公顷动态样地、1公顷卫星样地网络、林冠塔吊和野外工作站等基础性的科研和后勤平台。很多同学听完报告对版纳生态站充满向往,希望将来有机会去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开展生物多样性方面的学习和研究。

11
版纳生态站站长林露湘做专题报告


“绿色行走”中的“红色思政”课堂
      哀牢山生态站是1981年在吴征镒院士等科学家的领导下创建的,副站长鲁志云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生态站创建之初的艰辛历程。同学们在昆植所所史馆时学习了吴征镒院士毕生致力于中国植物学研究及其对中国乃至世界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在哀牢山生态站聆听了吴征镒院士为中国森林生态站的建设做的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同学们为吴征镒院士的持之以恒、不懈探索的治学精神和淡泊名利的高尚品格深深感动。
7月10日晚21:30,在结束了野外“绿色”实践课程后,一堂科学家精神的“红色”主题学习活动在生态站会议室里正式开始。在海拔2450米的哀牢山生态站,同学们通过观看四段视频分别学习了吴征镒、蔡希陶、曾孝濂、李恒四位老科学家的感人事迹,走进老科学家的精神世界,体会老科学家的家国情怀。集中学习后,老师和同学们结合正在开展的实践课程分享了自己的学习体会,表示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

12
“红色思政”课堂

      吴征镒是中国植物的“活词典”,他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国的植物事业,彻底改变了中国植物主要由外国人来命名的历史,为现代植物学在中国的发展以及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做出了基础性、开拓性、前瞻性的重要贡献。1946年,吴征镒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一生,始终将自己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结合在一起,淡泊名利、认真治学、锐意创新。生命总有终结,但精神的光芒将永远闪耀,激励着青年学子不断向前。
      蔡希陶是中国植物资源学的先驱,他的植物资源学思想始终影响着云南的植物学研究,对我国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亦有深远的影响。他热爱祖国,心系民众,对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寄予满腔的热情,对国家和民族的战略需求深切了解和关注,对贫困地区的发展倾注热情,自觉地承担起科学家的责任,为国家着想,为民族着想。在实践课程的学习中,同学们了解到蔡希陶于1929年9月考入上海光华大学物理系。作为光华书院生环学院的学生,有这样一位杰出的“学长”,这让同学们激动不已。今年正值蔡老诞辰110周年,同学们学习蔡希陶的事迹,纷纷表示要学习和传承老科学家勇于探索、无私奉献的精神。
      曾孝濂是中国植物科学画第一人,是我国顶尖的植物科学画家。看他的作品,每个人都会折服于其逼真和精细程度。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曾孝濂等绘图员和植物学家密切配合,用了45年时间为《中国植物志》画插图。同学们通过《朗读者》节目的一段视频学习曾先生对待科学的严谨真实,对待生命的从容淡定。节目中,曾孝濂讲述了自己在一次科考中被蚂蟥咬了42口的经历,回忆过往的小苦难,曾孝濂淡淡一笑。看完视频,同学们结合正在开展的野外实践学习,表示要向老科学家学习为了梦想不畏艰险、坚持到底的精神。
      李恒是“半路出家”的女植物学家。32岁,从零开始学习植物学;61岁,深入独龙江,进行首次越冬科考;73岁,领衔开展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研究;92岁,日程表排得满满,每天来办公室上班,和年轻人一起讨论科研,组织基金项目,时间允许的时候下基层指导重楼种植。李恒身上体现的“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的意志,让参加野外实习后对于野外工作的辛苦有了“初体验”的同学们深受感动。

13
弘扬科学家精神


有一种经历叫援滇,有一种人生叫奉献——援滇干部宋杰与师生交流座谈
      7月13日上午11:00,同学们结束了上午的野外调查工作,回到生态站,一位特殊的交流嘉宾已经早早来到了生态站会议室,这位嘉宾是来自上海金山的援滇干部宋杰,担任景东县委常委、副县长。
      宋杰,上海市金山工业区人。宋杰的父亲、妻子都为援滇付出过心血和努力,在父亲和妻子的影响下,2017年作为第十批上海援滇增派干部及普洱市第一批任职到县的上海交流干部,宋杰来到了景东这座历史文化底蕴厚重的滇西南小城担任县委常委、副县长,可谓“一家两代三口沪滇普洱情”。2020年10月,宋杰入选“中国好人榜”。
      宋杰的父亲杨建兴曾是金山援滇的后方负责人,当得知儿子要赴滇工作时,父亲支持之余不忘嘱咐“沪滇协作二十年,帮扶普洱群众脱贫是我们上海的责任,决胜脱贫攻坚,我们这一辈算是开了个头,你去争取收个尾吧”。就这样,宋杰踏上了赴滇之路,他用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为景东铺就起一条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沪滇携手前行之路,景东人都叫他“宋(送)小康”。
      宋杰与同学们讲述了援滇工作的心路历程和收获体会。“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宋杰将教育看作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改变家庭命运的“法宝”。同时,他对贫困群众的子女教育、贫困学生的就学保障、留守儿童的在地管护等难题也一一挂在心上,尽其所能为他们排忧解难。2019年,第十批上海增派交流干部援滇任务已圆满完成,在深刻体会到沪滇两地发展巨大的落差,亲身感受到乡村群众生活的不易之后,更激发了宋杰要尽己所能帮助景东全面发展的决心。他又主动报名参加第十一批援滇帮扶工作,继续在景东推进沪滇帮扶工作三年。在交流中,宋杰分享的经历和故事深深感动了同学们,对援滇干部产生了深深敬意,更让青年学子找到了学习的榜样。同学们也积极与宋杰交流,“您当初为什么会坚定地选择援滇?”“在扶贫工作中遇到过无奈的时候吗?”“我一直想做老师,毕业后应该留在城市做老师,还是应该下基层?”“疫情对这里的就业工作影响大吗?”对于同学们的提问,宋杰与同学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鼓励同学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通过丰富的实践磨炼人生、丰富知识、增强本领,践行“党有号召、我有行动”。

14
15
援滇干部宋杰与师生交流
16
座谈会师生合影

       实践课程已过大半,同学们深深体会了野外工作的艰辛与不易,但满载的收获、同甘共苦的友情、生态站里的丰盛晚餐、疲惫归途中遇到的“顺风皮卡”、共赏山顶的风云变幻……点滴的快乐与感动将成为一生难忘的美好回忆。

文:路葵、阎恩荣 图:李立、路葵、瞿轶雯、张昭臣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