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生态之城,探寻大都市两山理论转化路径—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生态工程野外实践课程纪行

发布者:崔玉雪 | 发布时间:2022-10-08 | 动态浏览次数:10


        2022年9月17日,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师生以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的“近邻”兰香湖为起点,开启了为期七天的野外实践课程。师生探访上海“三湖、两园、两村、两湿”,了解不同环境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体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探寻生态价值转化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本次课程面向2019级环境生态工程以及生态学专业本科生,由邓泓、陈雪初、宋坤、刘敏、黄莹莹等老师共同带队,王一茹、赵铖钰等研究生担任课程助教。

 

行前会谆谆教诲,兰香湖小试身手

       9月16日中午,师生们于资环楼273召开实习动员会。邓泓老师介绍了实习总体安排和注意事项,副院长周天舒老师、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负责人谢冰老师等鼓励同学们积极在实践中探求真知,会议还特邀崇明生态研究院盛蓉老师为同学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内涵、现状与路径”的专题报告,使同学们对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地位日益凸显的大背景下,生态资源的价值实现的重要性和主要实现方法有了深入的认识,“探寻两山理论转化路径”的核心议题也根植入了大家心中。
      17日上午,陈雪初老师和黄莹莹老师带领同学们在闵行区吴泾镇兰香湖悦兰路段学习了如何采集水样和浮游动植物标本、如何测量水体的理化指标,并现场分组开展了采集、测定实验,下午回校后观察浮游动植物标本,为后续的野外工作做好理论与实践双重准备。

图1
组图1 同学们在兰香湖畔采样
考察世博文化公园,感受“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决心

       19日上午,师生们乘车前往了上海市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在公园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运营部门经理夏檑老师的带领与讲解下,师生们参观了已经建成的世博文化公园北区,了解了世博文化公园的“前世今生”:土壤里流淌着民族工业起步的汗水,空气里蕴藏着世界博览会开放包容的精神,如今是一心一意为市民服务的生态空间。大规格且广面积的乔木、防风隔景的毛竹林、取自苏杭园林精髓的“申园”、开阔优美的共享空间……无一不彰显着上海“把最好的资源留给市民”的生态服务决心。
      师生们步入“静谧林”,了解“一夜成林”背后的多项生态工程技术;参观管理中心“一体化运营服务管理平台”,见识全方位、智能化、精细化公园管理体系;步入相邻的后滩公园,从黄浦江取水口走向净化水体的多级湿地,翻阅水质检测仪历史数据,学习公园内循环水体生态工程方法,并对受台风“梅花”影响的后滩公园水道进行水样采集。
      世博文化公园建设和管理方法给师生们带来了诸多启发,夏檑老师分享的个人工作经历也鼓舞着同学们。怀揣着思索与期待,同学们回校测定了水样的理化性质,收拾行囊准备出发前往更广阔的天地。

图2
组图2 夏檑老师介绍上海世博文化公园
图3
组图3 师生参观上海后滩公园(左)和上海世博文化公园管理中心(右)


漫步城乡生态后花园,体悟生态工程新模式

      20日上午,师生们乘车前往了上海金山区廊下郊野公园——农林水乡。首先,在廊下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陈雪初老师介绍了农林水乡的成长故事以及背后的生态工程学知识,还介绍了他所指导的“绿魔方”团队如何在此和金山廊下友好村合作开展科普教育。友好村的戈晓莉书记也特地来到现场,为同学们讲述了农林水乡项目如何帮助友好村实现生态产品转化,用数据和实例阐述了“两山”理论。
      在进入下一步的野外观察前,助教赵铖钰向大家推荐了实用手机软件“六只脚”,帮助大家记录地物标点及地理信息,以用于之后的遥感影像目视解译工作。在农林水乡入口处,宋坤老师向大家讲解了林长制和上海市保护林地的主要做法。之后,在陈雪初、宋坤和邓泓三位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经过水上森林,进入清水涵养区,漫步在林间步道,识花、识树、识鸟,关注植被养管的情况与难点,思考郊野生态空间的未来。
      通过一上午的参观、介绍,同学们体悟到了别具一格的水生态修复工程,了解到农林水乡整合农用地、周边林地和湿地形成农林湿复合生态系统,在有效地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修复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本地居民的生活品质,积极推动实现大都市郊野空间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共赢。

图4
组图4 师生们参观农林水乡

      经过短时间的休整,师生们下午再一次出发前往嘉定区南翔水生态公园。在中国水环境集团江苏区域投资经理张伟老师和上海嘉定南翔水环境净化有限公司人事部副经理钱璐璐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知晓了水生态公园的特殊之处:地上是风景优美的水系公园,地下是规模大、标准高的污水处理厂,而公园地表有鱼儿游动、水鸟栖息的地表水,正是直接来源于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同学们不但游览了地上的水榭亭台、小桥流水、绿地碧湖,参观了有趣生动的水环境科普馆,也学习了地下智能化、低碳化、无害化的污水处理系统。
      “上园下厂”的设计模式在进行水环境净化的基础上,优化空间利用,将污水处理厂转化为当地社区的生态后花园,实现水治理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双翼齐飞”。

图5
组图5 师生们参观南翔水生态公园并合影

      晚上,师生们乘船到达横沙岛。虽然忙碌了一整天,晚上的时间师生们也没有浪费。赵铖钰助教通过PPT课件讲解、视频和实操的方式给同学们讲解了如何使用遥感计算云平台-PIE Engine和ArcMap对遥感图像进行监督分类,以及如何用高分辨率航拍影像制作矢量地图,进而获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关键基础数据。刘敏老师也解答了同学们的诸多疑惑,帮助同学们开展小组课题的研究。

闻稻香阵阵,体验乡村振兴新风范

      21日上午,师生们到访横沙东滩,领略“沧海变桑田”的超级工程,见识人类如何利用智慧与科技改造自然。进入挂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大门,师生们从2015年竣工的横沙六期,走到横沙七期的东南角,左边是堤内的大片荒地,有待土地整治工作者将其变为良田,右边是自然淤积的滩涂,成群的水鸟从芦苇荡上飞过。
      “新横沙属于未来的同学们,许许多多的未解之谜和科学难题有待研究和破解”——思考着包起帆老师发来的寄语,同学们到达横沙岛的最东端,面朝大海,豪情满怀,畅想三十年后新横沙又一次沧海桑田的巨变;返程参观了横沙八期地块,重点了解了沿途现代化的大型水闸、灌溉体系,展望着新横沙现代化农业的未来。最后,师生们来到了横沙三期的西北角,参观华东师范大学“幸福生态米”的诞生地,了解横沙新生地农作物种植的困难和解决思路,学习了立体农业、绿色有机农业、土壤改良的做法。

图6
组图6 师生们到达横沙岛最东端
(左:横沙岛最东端的碧海蓝天;右:学生们于最东端拍照打卡留念)
图7
组图7 师生们参观横沙新生地稻田生态种养

      下午,师生们前往横沙岛丰乐村的永丰艺术田园。首先映入大家眼帘的是一片片彩色的稻田,邓泓老师的一番话引起了师生们对此地的兴趣:原来去年朋友圈转疯了的大型“小花狮”,也即“幸福生态米”试验田的稻田画,就出自永丰艺术田园的“田间艺术家”们之手。永丰艺术田园的创始人毛亮亮老师热情地带领师生们登上观景塔,观赏壮丽又有文化内涵的稻田画。他背靠着330亩良田,细数创业的历程,自豪地介绍120亩稻田画带来的一切:农民增收了,年轻人回来了,房子修得漂亮了,村子成了旅游热门景区……正如丰乐村的标语“村丰民乐”,乡村振兴的图景正在这片土地上以令人欣喜的模样徐徐展开。
      随后,师生们还前往丰乐村村史馆和活动中心进行参观。面对多方位展示丰乐村传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展馆,以及综合了研学中心、乡村公益图书馆、大礼堂的活动中心,同学们为乡村焕然一新的面貌而惊喜,在寓意着“新生”的蛋壳型会议室里,师生们共同展望横沙的未来,约定2035年丰乐村再会。

图8
组图8 师生们参观永丰艺术田园
(左:邓泓老师介绍艺术田园和创始人;右:观景台所见稻田画美景)
图片2
组图8 师生们展望新横沙的未来


访林田湖草湿,见保护与文旅结合

      22日上午,师生们来到崇明区新海镇南坝新村,在光明母港投资企划部高级经理袁晓明老师的带领下,一览历史上的长征农场,如今光明田园的广袤场地。“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在此处体现得淋漓尽致:曾经连片的鱼塘被改造成了宽阔清澈的光明湖,长征农场知青时期的田旁小屋变身稻田民宿,而更大面积的区域都生长着各类花草树木,有成群的鸟雀在林间、草间跳跃。
      在袁晓明老师的介绍下,师生们了解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玩法”:大湖不做养殖,而是提升水质,吸引儿童帆船等体育竞赛活动来此举办;林草地规划好四季之景,露营赏酒,品光明食品,用文旅给环境保护“回血”;拒绝打造影视基地,而是用无人机种植、垂直农业挑战赛等“互联网+”打法赋能农民,也保留了历史上此地的稻香与虫鸣。

图9
组图9 光明母港袁晓明老师向师生介绍光明湖和湖边露营策划

      在光明湖采集完水样后,师生们带着器材来到了崇明西沙国家湿地公园,分别在潮沟修复区、主潮沟、主潮沟与长江入海口连接处采集了水样。西沙国家湿地公园的潮沟既是历史遗迹,又在今天的人工修复下展现了互相连通、强生态功能的新风貌,了解潮沟中水体的理化性质对掌握西沙湿地生态服务功能的情况有重要意义。同学们在芦苇荡旁见蛸蜞爬动,听鸻鹬啾鸣,在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高线栈桥领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景象。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标语下,同学们思考了如何将文旅行业与保护区更好结合,并在留言板上写下了对自己、对上海、对地球未来的美好期许。

图10
组图10 师生们在西沙国家湿地公园采样
(左图)并于听潮平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展览前合影


领略湖光粼粼,满载知识回校

      23日上午,满载着崇明的收获,一行人跨越大半个上海,来到了青浦区淀山湖彩虹桥附近。隔湖遥望江苏昆山的淀山湖镇,陈雪初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淀山湖的变迁:80年代部分粗放的生产开发,使得淀山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由草型水体转为藻型水体,经过多年不懈的治理和研究才有了今天的面貌。在采集水样和浮游动植物的标本前,陈老师问:“经我们课题组研究表明,淀山湖具有自净能力,如何从水体的化学特征中发现它‘自愈’的痕迹呢?”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分组采集了水样,并于下午回校后就进行了实验。
      为期七天的野外实践课程结束了,但同学们的学习之旅不会就此停步,对“两山”理论转化路径的不懈探索也将成为每一个同学的追求。通过七天的野外实践课程,同学们长了见识,有了实践,向各行各业的前辈们提出了生态价值转化“怎么办”的问题,也得到了各类闪着智慧光芒的“这样做”的回答。这次野外实践课程让大学生走进上海大都市的“绿水青山”,成为了他们科学探索之路上的“金山银山”,让青年们有能力、也有志向,为实现中国梦而矢志不渝,努力奋斗。

学生感想
      从市中心的世博会和南翔污水厂上的生态公园,到农林稻乡的农业与科学、教育、旅游融合之路,再到现代化农村的历史展馆与生态科技园区.....一路的辗转奔波,一块块未知的旅途碎片拼凑出了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过去依然,未来已来,希望我们在踏上未来之旅,步入从未涉足的领域时,也能如此一般,心也是澎湃着的。

——2019级环境生态工程 朱正芝

      现场了解了许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即绿水青山转换成金山银山)的案例后,一直以来被灌输的“学生态赚不了钱”的概念被打破。这是一次跟传统生态学很不一样的实习,当以人为中心思考时,当地人与生态要素共同谱写的故事比生态本身更令人惊叹。

——2018级生态学 曾艾群

      本科的最后一场实习,同时也是一场“游学”。在“游学”中我见过了江海交界,体会到“读书需行万里路”的含义,也见过农林水乡,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涵。总体而言,这次“游学”坚定了我在环境领域扎根深造的决心,也给我的未来指明了一个方向。最后,非常感谢各位老师努力给我们创造“游学”的机会,也非常感谢小组成员在此次“游学”中的相伴相助。

——2019级环境生态工程 袁佳琪

 

 

文:高俪纯、王一茹
图:王一茹、赵铖钰、高俪纯、奥固孜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