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师生赴“崇明东滩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参观考察

发布者:刘敏 | 发布时间:2019-12-23 | 动态浏览次数:243


2019年12月18日,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2017级30余名本科生,由我院陈雪初老师、唐书培老师带队,赴“崇明东滩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参观考察,开展湿地生态学野外实习课程的第三次现场教学。本次野外实习活动结合湿地生态学课程内容,实地认知崇明东滩湿地鸟类多样性,了解崇明东滩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治理和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

 

下午14:00,同学们到达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保护区科研人员的带领和指导下,同学们来到保护区生态修复大堤,实地参观了东滩保护区的生态修复区。随后,同学们使用望远镜观测滩涂上栖息的鸟类。正值高潮位,滩涂上有数以千计的水鸟在栖息觅食,短短半个小时,大家便观察到了黑腹滨鹬、灰斑鸻等十几种鸟类。

 

      接下来,同学们来到上海崇明东滩鸟类科普教育基地。

 

保护区冯雪松老师为同学们介绍上海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互花米草生态控制和鸟类栖息地优化工程》,详细地讲解了崇明生态修复工程背景、意义和成效,让同学们充分了解到崇明东滩保护区近年来开展的生态修复工作。针对冯老师的讲解内容,同学们结合《湿地生态学》课程学习内容,踊跃地提出自己的思考和疑惑,冯老师也一一讲解回答,形成了良好的讨论互动。随后,同学们观看了关于崇明东滩生态修复工作的纪录片,对东滩生态修复工作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讲解结束后,同学们来到科普教育基地内的鸟类标本馆,近距离观察崇明东滩区域内丰富的鸟类。唐书培老师在鸟类标本馆内为同学们进行了鸟类物种知识的讲解,让同学们对崇明东滩丰富的鸟类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产生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image012

       最后,参与本次活动的老师和同学进行了合影留念。

TIM图片20191224160930

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长江入海口,崇明岛的最东端,是由长江径流夹带的巨量泥沙在江海的相互作用下沉积而成,是长江口规模最大、发育最完善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是亚太地区迁徙水鸟的重要通道,也是多种生物周年性溯河和降河洄游的必经通道。

在本次野外实习活动过程中,同学们不仅亲自观测了崇明东滩丰富的鸟类资源、参观了鸟类标本馆,亲身感受到崇明东滩湿地的鸟类多样性,对崇明东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了直观的感性认知;也聆听了保护区科研人员的讲座介绍,进一步了解了湿地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实践过程,对《湿地生态学》课程内容有了更丰富的体会,激发了同学们对课程的思考、开阔了同学们的专业视野。

 

 

文案:黄珂欣 袁嘉蔚
 摄影:袁嘉蔚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