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环学院师生赴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开展实践教学

发布者:崔玉雪 | 发布时间:2021-11-05 | 动态浏览次数:64

     2021年9月29日下午,华东师范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2020级本科学生与部分研究生一行30余人在杨凯、徐启新老师带领下,结合上海市教委“环境水文学”重点课程,赴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开展遗址考察实践教学。

1

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

      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位于上海市普陀区志丹路、延长西路交界处,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的元代水利工程遗址,也是国内已考古发掘出的规模最大、做工最好、保存最完整的元代水闸,占地面积 1500 平方米。水闸遗址深藏于地表以下 7-12 米深处,是在 2001 年 5月建造志丹苑商品房打桩时偶然发现的。经过不断考古勘探、文献查证和全国专家论证,确认了这是一处与吴淞江有关的元代水闸遗址。历经多次发掘整理,于 2006 年完整揭露遗址全貌,被评选为 2006 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2

杨凯老师讲解水闸遗址概况

      同学们在杨凯老师和徐启新老师的带领下,沿着栈道对元代水闸遗址进行观察。根据博物馆墙壁上吴淞江水系变迁的短片介绍,太湖流域因其独特的碟形洼地地貌,容易导致潮水倒灌、泥沙沉积。吴淞江原是太湖东出泄海的重要干道,自唐宋年间开始,吴淞江开始逐渐收窄,至元代中后期从原来的 20 多公里收窄为 1 公里宽,吴淞江的淤塞严重影响地区经济发展,当时元朝政府把治理吴淞江作为江南地区水利的重要任务,在吴淞江流域建闸,此水闸正是元朝著名水利专家任仁发(1254-1327)在此期间建造的六座水闸之一。水闸的建造促进了地区农业经济和航运事业的发展,对研究吴淞江流域历史变迁、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

3

元代水闸遗址全貌

4

元代水闸闸门立柱和元代水闸闸墙

      遗址展厅有十二组建闸过程描绘图的投影,形象描绘了元代先民们建造水闸的景象,充分展示了古人的智慧和勤劳。从展厅的投影可以清楚了解到元代水闸的建造流程:打地钉—挖底槽铺—石板嵌铁锭—立闸门柱—砖墙外堆垒荒石等诸多重要工序。水闸遗址主体由闸门、闸墙、底石组成,水闸平面呈“八”字型,河水由西向东流入闸内。河水流入闸内,将中间的闸门放下后可以起到蓄水挡沙、泄水冲沙,拒咸保淡的作用;河水受潮汐作用,在涨潮时关闭水闸,以减缓泥沙带入上游;在退潮时打开水闸,利用水位差将泥沙冲走。石板层自下往上分别是木桩层、木梁层、木板层,地基保证了水闸结构的稳定与可靠。值得关注的是,在遗址的某些位置还能够看到从地下裸露的木板,它们排列整齐,在水下常年不腐,令人惊叹!

5

元代水闸建造流程示意图(上海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

6

水闸地基剖面示意图

7

水闸结构模型

      同学们在水闸闸门的底石上发现了一个圆洞,杨凯老师介绍道,这个洞是 2001 年志丹苑小区开工建设时,在打桩过程中产生的,当时打桩机正好打在了水闸闸门附近的底石上,在打桩受阻后,经专家考证地下可能存在重要遗迹,由此停止建设、开展遗迹考证及保护。杨凯老师微笑着说:“如果打桩机打偏一些,可能就难以留下如此完整的元代水利工程遗址了!”

8

水闸遗址打桩留下的钻孔

9

师生元代水闸遗址合影

      元代水闸遗址以其精湛的建造技术、科学的运作原理、传奇的发现过程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此次元代水闸遗址考察实践,同学们不仅了解到古代水利工程建造的工艺流程,也加深了对太湖流域、吴淞江水系历史变迁的理解。

      同学们见到元代水闸遗址的“庐山真面目”后,纷纷感慨水闸遗址的精细和完整,被眼前之景深深震撼!虽然这座遗址水闸距今已有数百年,但是水闸的各个组成部分却依然保有着近乎原本的样貌,我们仍能从中看出当时建造的精巧,水闸即使放在今天去看也不逊色!在技术水平较低和建筑材料单一的古代,先人凭借着智慧,通过巧妙的设计,主要依靠人力,用木材和石块等建成如此精美牢固的水利工程,在涨潮时关闭闸门减少泥沙输入淤积,退潮时开启闸门利用水位差冲走泥沙,解决泥沙沉积淤塞问题,使水闸实现蓄水挡沙、泄水冲沙的作用,先人的智慧和建闸工艺令人钦佩。此次水闸遗址实地考察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比如元代水闸为什么选址在这里、水闸后期为何被废弃、吴淞江水系及太湖流域历史变迁状况等,实习后同学们针对相关感兴趣的问题展开了文献查证。这次实践教学活动也引发了同学们的专业思考,增强了生环学子的责任感,在当今的科技信息时代,更应结合专业所学为河湖治理及水资源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彭曼、参与实习同学

图:文婉若、参与实习同学

来源:生态与环境科学学院